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一方面是许多传统金融机构的人才纷纷跳槽过去;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成为人才输送的“黄埔军校”,成为人才流动的中枢。一位刚刚跳槽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原投资机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这一行业目前存在很多争议,但仍看好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自己跳槽后的待遇也比之前有了明显提升。
互挖墙脚加剧人才流动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诸多冲击,其中对人才的“疯狂掠夺”可以说是最直接的表现。业内甚至有评价说,目前的互联网新兴金融平台不仅在抢传统金融的钱,也在抢人才。据悉,目前已有多位股份制银行的骨干选择到前海微众银行、蚂蚁金服这样有互联网背景的新型金融机构工作。如年初,招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胡滔加盟蚂蚁金服,出任副总裁;原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曹彤转任前海微众银行行长。
除互联网金融机构外,这两年兴起的P2P网贷行业也成为传统银行业高管甚至是基层员工转型的出路。一位P2P行业高管在自己朋友圈内转发《银行业薪酬下降》的文章后,附上了自己高薪挖人的决心,希望“对传统银行业失望的银行员工”能加盟自己的公司。
再者,从去年开始,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电商部的骨干已经开始大规模离开公募行业,例如汇添富电子金融总部总监杨纲、博时基金电子商务部总经理盛震波、南方基金电商副总监郑伟博、华夏基金IT部总经理陆晓野等。据了解,这股基金业骨干离职潮仍在继续。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与金融的成功结合,令不少基金公司将以往被边缘化的电商部门设为一级部门,部门员工的薪水也开始水涨船高。不过,如今看来,公募要长期留住这些电商人才并非易事。
在传统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纷纷跳槽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也成了被挖角的对象。继互联网企业涉足炒股软件后,近期有20家证券公司获得了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资格。受此影响,互联网人才也成为近期券商招聘的“抢手货”。记者了解到,包括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渤海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都在招聘互联网金融人才,招聘岗位包括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广岗、互联网营销岗、手机应用(APP)技术开发岗、互联网金融战略筹划岗等。有券商甚至表示,“只要是懂互联网金融、有干劲的年轻人,职位、薪酬都不是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互联网金融绝对是招聘市场的首要热门关键字。走进2015年,互联网金融依然坚挺。根据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和金融行业用人需求最多,增加社会招聘的比例都超过了88%。
从无忧指数来看,今年1月,互联网/电子商务及金融/投资/证券两大热门行业,网上发布职位数共计55万余个,约占全国总量的16%。而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虽然两大行业的热门程度不尽相同,但依然可见其重要地位。
智联招聘相关数据也显示,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已经表现出了强劲势头,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具备跨金融、通讯、信息和IT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因此,随着政策的逐步开放,企业加剧了对人才的争夺,由此导致行业流动出现“井喷”。
在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领域,支付宝、余额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印证了互联网和金融混搭的行业趋势。某互联网金融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急需招聘金融分析师、律师以及网站研发人员,优秀人才的薪资至少还可以翻一番。
除了积极的行业发展态势,高水平的薪酬待遇亦是互联网金融招聘热潮持续不减的主要原因之一。行业人士指出,传统金融机构不太愿意拿出股份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而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基本上都会给部分股权。上述投资机构市场部人士表示,猎头也在到处挖人,大家在选择创业公司的时候也更加关注股权激励和公司体制,“对于只发工资奖金的公司,大家都不感兴趣了”。